第(2/3)页 宋景章想要写书描述宋家的往事,绝不可能保持客观。客观本身就是伪命题,笔者谁又能保证自己事事公正呢? 更何况,没有人能完全不带私心,说的又是一塌糊涂的家事。 宋嘉应已经联系过华联办,但这种私事,总归没有办法完全管,华联办很为难,只说尽量给宋景章做工作。 没用。 还是他们先一步下手更好。 白柳盘算了一下手头的事情,当即答应下来:“没有问题,我大约这周就能回去,我再去看望一下几位朋友就好。” “好,还有一件事,我给小果他们寄了高考的复习资料,就是梁州出版的那些。明年她们就要高考了,让二哥和三哥别愁了,实在不行就多多刷题。”宋嘉应还没有忘了给几个孩子送习题册。 小果和三虎的成绩一般,很可能考不上大学,白林和白杨没少发愁,还天天给宋嘉应打电话。 宋嘉应作为两家唯一的教授,白家既然理所当然认为宋嘉应有教育经验,可是他并没有。 白柳答应下来,恰好想起纺织厂,顺便和宋嘉应说道:“小枣要是过去,你记得让她尽快回来。红星纺织厂复工后,需要很多新式的设计师,小枣刚好练手。” 小枣是白家为数不多在京城读大学的孩子,尤其读的还是服装学院,恰好能在红星服装厂得到实习的机会。 如果能把小枣培养起来,白柳觉得也是一件利于多方好事。 小枣从小对做裁缝就感兴趣,一开始为了赚钱,后来就形成兴趣爱好。 看过国外几乎把持的服装界,白柳希望小枣能走出一番名堂。这既需要小枣的天赋和努力,也需要一点点机遇。 宋嘉应答应下来,他想想没有其他需要嘱咐的事情,随即挂断电话。 “你在和白柳打电话?”站在门口的周向南已经等了半天。 宋嘉应点头,示意周向南先坐下:“她回去处理点儿事情,刚才还跟我说起你,说因为你,永宁县都比其他县里富裕,你是真的带着大家致富。” 国人心里都或多或少有点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荣耀感,周向南听到老家人念叨自己的好,脸上也不由地挂上笑容。 第(2/3)页